- 新聞中心
- News
- 聯系我們
- Contact us
-
銷售電話:028-85980483 85980506
售后服務:028-85980400
傳真:028-85980418
E-mail:huania@huania.com
地址:成都市高新區(qū)天府大道中段天府軟件園D6棟17F
郵編:610041
專家學者:讓市民可通過手機等熟悉地震預警
來源:東方網 日期:2011年06月16日 08:29
本信息鏈接來自: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6/16/7046035_0.shtml
東方網6月1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道,本市專家學者近日就城市公共安全的常態(tài)防范與應對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
專家警示,水體富營養(yǎng)化正在導致藻類過度繁殖,并嚴重威脅到飲用水水質,必須高度重視常態(tài)管理和突發(fā)應對舉措的落實。上海環(huán)境科學院副院長林衛(wèi)青在系統(tǒng)分析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由于水體富營養(yǎng)化、藻類過度繁殖,導致黃浦江、長江口水污染事故頻繁,也威脅到飲用水安全,必須高度重視常態(tài)管理和突發(fā)應對措施的完善。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副教授周雪梅則認為,大城市軌道交通網絡應急事件,包括城市軌道交通網絡上的突發(fā)事件以及大客流事件,必須予以預先設防、有效應對。
上海市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王震國把城市軌交安全的潛在隱患概括為5個方面:火災、地質、駕乘、技術和恐怖襲擊。城市軌交管控一定要強化安全檢查,防患于未然,完善體制、機制和技術,是軌交防范安全隱患、減少災害發(fā)生的關鍵。
上海市消防學校校長朱耀輝認為,上海全市各類火災走勢總體可控,但相對而言,市郊區(qū)域火災多發(fā),第三產業(yè)火災比重較大,而導致火災事故的主要原因呈多元化、復雜化。
同濟大學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羅奇峰教授指出,地震預警系統(tǒng)必須全民運用,讓普通百姓可通過手機、電腦、電視、廣播、網絡等方式對地震預警系統(tǒng)熟悉運用。